响水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响水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串珠成链解锁农业发展“绿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     来源:响水日报

“一颗西兰花”实现年产值13亿元,“一根鲜食玉米”成为黄河故道富民主导产业,“一株石斛花”拉动全产业链加速发展……近年来,我县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现代农业迈入“绿时代”,特色产业串珠成链,使黄河故道片区变成真正的富民廊道,奏响一曲曲绿色发展的动人乐章。

秋高气爽,响水西兰花喜迎丰收。科技赋能,让西兰花从种苗到移栽、管理到采收、储运到销售,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作为“中国西兰花之乡”,我县西兰花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带动近4万名农民增收致富,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西兰花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领跑者。

近年来,我县还持续加大对西兰花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响水西兰花”继2021年12月入选“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后,2023年9月又入选“江苏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品牌”,已逐步形成“国内有竞争力、国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金秋时节,我县境内黄河故道沿线的万亩鲜食玉米基地里,大型收割机在垄间穿梭,金黄的玉米棒被快速采收装车;不远处的江苏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刚采摘的鲜食玉米正通过流水线剥皮、清洗,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气息。从黄河故道的田间到长三角的餐桌,这根“金棒棒”正奏响丰收富民的“金”彩乐章。

“瞧这玉米棒,籽粒饱满、汁水足,在上海根本不愁卖!”江苏志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卫红拿起一穗刚加工好的玉米介绍,基地联合科研院所推出荆彩11、新甜6号等新品种,采用起垄栽培、精量点播等技术,秋季种植1.5万亩,亩产达3000斤。为锁住鲜度,玉米从采摘到进入速冻车间过程不超过2小时,经45分钟超低温速冻处理后,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和口感,一流的品质赢得广大客户青睐。

瞄准“药食同源”赛道,做好“石斛+”文章。在千亩铁皮石斛基地烘干车间,一朵朵石斛花被精装成礼盒,发往全国各地。响水深耕铁皮石斛产业,建成集种子培育、种苗组培、多模式种植、深加工、农旅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石斛饮料、口服液、压片糖果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有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深度融合,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价值链和效益链,年产值达数千万元,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绿色高端,智创未来。江苏响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响水)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农业科技成果“链式”转化模式全市推广……一系列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的完美融合,让我县加速奔跑在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赛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