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收技术
春栽丹参,于当年11月初至11月底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丹参根入土较深,根系分布较广,质地脆而易断,采挖时先将地上茎叶除去,深挖深根,防止挖断。
二、分根繁殖
栽种时间一般在当年11月上旬立冬前栽种,也可在翌年2月-3月栽种,冬栽比春栽产量高,随栽随挖。
种根选一年生的健壮无病虫鲜根,新生侧根为好,根粗1.0-1.5cm,老根、细根不能作种,老根作种易空心,须根多;细根作种生长不良,根条小,产量低。一般在3~4月栽种,整地后,按照行距30~40cm,株距20~30cm开穴,穴深3~5cm,穴内施入农家肥,每公顷22500~300000kg。将选好的根条,切成5~7cm长的根段,一般取根条中上段,萌发能力强的部分和新生根条,边切边栽,大头朝上,直立穴内,不可倒栽,每穴栽1~2段,盖上1.5~2.0cm盖土盖实,盖土不宜过多,否则妨碍出苗,每公顷需种根750~900kg。栽后60d出苗,为使丹参提前出苗,可采用根段法催芽法,于11月底至12月初挖深25~27cm的沟槽,把剪好根段铺入槽中约6cm。天旱时浇水,经常检查以防霉烂。第二年3月至4月初,根段上部都长出了白色的芽,即可栽植大田。采用该法栽植,出苗快、齐,叶片肥大,根部充分生长,产量高。
三、产地初加工
采收后的丹参要经过晾晒和烘干。如需:条丹参,可将直径0.8cm以上的根条在母根处切下,顺条理齐,曝晒,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在晾晒至干,装箱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装入麻袋者称“统丹参”。有些产区由于气候条件原因加工过程中,先晾晒至半干,再堆起“发汗”2~10d,最后晾干包装。(转自:《药用植物栽培学》)(市经作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