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响水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低温季节鱼类水霉病防治要点
发布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     来源: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近期随着气温降低,又到了鱼类“水霉病”高发的季节。若不及时处理,容易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给鱼类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低温仅是触发水霉病的条件之一,只有当水质恶化,水霉菌大量繁殖,且鱼体受到损伤,抵抗力下降时,水霉菌的游动孢子才得以侵入伤口,使鱼发病。因此,针对不同情况的鱼塘应注意以下防治要点:

(1)寄生虫比较多,入冬前杀虫、消毒工作不到位的鱼塘。通常斜管虫和指环虫等寄生虫较多的鱼塘,鱼体被寄生虫咬伤后,出现的伤口极易被水霉寄生和感染。建议根据池塘具体情况,适当使用复合过硫酸氢钾粉剂等对水体进行解毒,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2小时后补充微生物制剂,建立平衡的菌相和藻相,恢复池塘的微生态平衡。

(2)平时改底少,水质指标超标的鱼塘。鱼塘寄生虫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池塘的底质,且寄生虫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底质原因。建议定期施用改底系列产品,降解底部大分子有机物,疏松底泥,同时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促进底部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另外,由于底部有机质的大量分解会消耗很多溶氧,最好配合使用颗粒增氧剂来促进改底效果,尤其是夜间最易缺氧的时候。

(3)存塘密度比较大,溶氧偏低的鱼塘。尾批鱼由于平时控制投喂,鱼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足的亚健康状态。再加上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和平时保健内服工作的缺失,在寒潮这些环境波动比较大的天气下,容易感染水霉。建议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应选择科学配比、适口性佳、适合鱼类生长需要的饲料,内服保健类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鱼类的基本需求,还能促进鱼类形成健壮的体格,提高抗病能力。对已达到商品规格的存塘鱼,应及时起捕上市,降低池塘养殖密度,从而减少耗氧量,有利存塘鱼类越冬。另外,在水温低的季节尽量减少人工操作防止鱼体受伤,若必须进行捕捞和转塘操作时,应适当施用抗应激产品,减少鱼类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