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响水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瓜果飘香富百姓 政策归心乐三农
发布时间:2019-08-05     浏览次数:     来源:响水新闻网

 

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优质的土壤、勤劳的响水人民推动我县农业驶上发展“快车道”。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产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上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稳中有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有所提升,高效农业的支撑与带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利好因素。预计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4亿元,同比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34元,同比增长9%;人均经营性收入2286元,同比增长17.8%;人均财产性收入943元,同比增长18.1%;人均转移净收入2020.3元,同比增长3.2%。据了解,上半年,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基地4个,新办农业龙头企业8个,新增投资3.86亿元。
西兰花唱响“致富歌”
  近日,记者走进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工人们正忙着给培育的西兰花种苗浇水。据悉,目前全县茬口、土地整理、育苗等工作已全部落实到位,本月底即进入炎秀定植期。近年来,西兰花已经成为我县百姓的“致富花”。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省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全面践行市委“两海两绿”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足现代农业发展大文章。响水荣获“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成为全国西兰花发展第一县,开创了一片农旅融合新天地,西兰花产业已成为产业兴县的重要抓手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一大批农民在西兰花产业链上实现了脱贫梦、致富梦。预计今年,全县西兰花种植面积将突破十二万亩。
农旅结合新标杆
  近日,正在建设中的九丰二期6万平方米的植物工厂主体工程已经结束,花海等休闲旅游项目也基本建设完成。 建成后,江苏九丰农业将成为围绕打造集绿色、科技、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预计年可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九丰农业已成为我县农旅结合的示范模板。响水九丰现代农博园是一个集蔬菜种植示范、生产加工、技术研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总投资15.6亿元,一期项目于去年12月份正式开园,二期项目于去年12月份开始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将全部建设完成。据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依托大地九丰项目,建成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温棚,着力打造科技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并获批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称号。继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后,又成为全国首批产业强镇示范点,全市唯一,又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评为示范基地。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小毛豆成致富“金豆豆”
  盛夏的老舍中心社区,满眼苍翠。田地里,尽是农民们忙碌采摘毛豆的身影,公路边,收购商们正忙着收毛豆、过称、装车,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忙于采摘的景象。据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老舍中心社区毛豆种植面积有近千亩,主打753优质品种,单季亩产2000多斤,每天的采摘量在60吨以上,附近村民靠提供劳务增收。目前毛豆采摘已进入高峰期,农民月均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毛豆成为了当地的致富“金豆”。而在南河镇的盐城万银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呈现一片忙碌景象。刚被采摘下的优质毛豆被运到这里,经过分选、清洗、杀青、冷却等多道工序,把符合国际标准的毛豆转销到欧美和日本。现在正处于毛豆收购高峰期,整个收购季下来,公司收购总额大约在1000万斤,创收外汇能够达到800万美金。据悉,今年,我县毛豆种植面积一万两千多亩,青毛豆的出口价在每斤1.6元,毛豆粒每斤4.5元。经过几年探索,我县地产毛豆从种植、采摘、清洗、除杂到入库保鲜、运输销售,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鲜桃飘香甜四方
  仲夏时节,鲜桃红了,在七套中心社区的十里桃林里,一批批前来收购鲜桃的货车穿梭在田间地头采收鲜桃,奏响了致富的欢歌。今年,我县鲜桃长势良好,和去年相比产量有所提升,上扬的价格也让桃农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去年底,七套中心社区引进山东客商张晓山,投资1600万元,在境内的黄河故道沿线,建起了十里桃园经济带,经过8个多月的精心培育,多个品种的桃树陆续挂果,鲜红的桃子点缀在碧绿的桃林间,分外喜人。自6月初以来,该区天天都有桃子上市。据了解,我县打造的黄河故道林果经济带已初具规模。自6月上旬以来,黄河故道沿线的大有、七套、黄圩等五个镇区的鲜桃陆续上市,品种主要为黄金蜜和春晓两个品种,黄金蜜具有风味浓甜、果肉金黄等特点,春晓具有肉质细腻、香味醇厚、耐运输储藏等特点,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林果经济带有多达23个品种的桃子,采摘期从6月份开始到11月份,月月都有桃子上市,一个可观、可赏、可游、可采摘的农旅结合基地,在我县初步建成。
  当前,全县上下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目前,我县已建成以南河镇为龙头的西兰花产业带,以七套中心社区为龙头的黄河故道林果经济带,高铁、高速走廊林果经济带,以黄圩、张集为主的浅水藕产业带,以及万亩有机稻米基地和万亩中药材基地,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引领一大批当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